5月20日至21日,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应兰西县人民政府、兰西县旅游局邀请到兰西县民俗村对景观大道两旁的雕塑进行修复着色。
关东民俗旅游学问大道,全长1500米,两侧是再现关东民俗民风的景观雕塑60组,共计166个人物和动物造型,人物形像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凝聚着关东民俗的精髓。这些雕塑都是艺术设计师学院生在2008年设计完成的,由于年久、天气等原因部分雕塑已破损,大部分雕塑的颜色已脱落,为增进院县共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地方学问,艺术设计学院再次组织师生对其进行修复、美化。
20日一早,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一行14人赶到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投入到景观大道修复工作中。民俗景观大道位于该村中部,贯穿东西,强劲的春风卷着尘土,袭扰着工作中的师生,帽子被吹得满天飞,口鼻、耳朵、眼睛里被吹得满是尘土。雕塑的骨架由钢筋和铁丝捆绑、焊接而成,锋利的钢丝接头,相当于雕塑身上的“铁齿铜牙”,轻易便可穿透师生们作业的手套,划破他们的手掌。烈日炎炎晒黑了师生的手臂和脸颊,春风吹裂了师生的嘴唇,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们毫不懈怠,加班加点抢工期,按旅游局的预期提前一天完成了所有修复工作。
21日19时,景观大道修复工作胜利竣工,栩栩如生的民俗雕塑再次矗立于路旁,向游客展示民俗学问。参加修复工作的同学们看着自己扮靓的旅游景观大道说,在这里上课别有一番风味,虽然脸黑了,手裂了,但是在实践中不仅学会了技能,也学到了老师们为艺术勤奋工作,为地方服务的精神,作为学生能参加这样的工作很受益。(艺术设计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