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邢海珍教授的学术专著《中国新诗三剑客》获得第七届“黑龙江省文艺奖”一等奖,也是绥化学人首次在该奖项中斩获顶级大奖,是绥化学问史上的重大突破。该奖系由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黑龙江省学问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作家协会七部门联合评选,评奖共包括文学(楹联)、戏剧、影片、电视剧(电视文艺)、广播剧(广播文艺)、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书法、摄影、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理论研究)等14个门类。七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特别说明:对获奖的作品,我省在推荐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作品时,予以优先考虑;作品获得一等奖的编辑,可以获得“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的参评资格,获得享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资格,其所获奖励可作为通过绿色通道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在有关单位(高校)的相关评估和职称评定中,该奖项相当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作为获奖编辑参评的条件。
《中国新诗三剑客》是邢海珍教授的诗歌评论专著,全书40多万言,2009年3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评论的是当代中国三位著名的诗人李松涛、王鸣久、马合省,其中李松涛曾获鲁迅文学奖、艾青诗歌奖等奖项。之所以称他们为“三剑客”主要是因为三人均有军旅经历,均为东北诗人,其诗歌秉承了中国学问传统,关注民族和人类的前途命运,深具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充溢着批判的锋芒和阳刚之气。三位诗人的创作大多是从1970年代开始的,对于新中国及中国新诗的发展和历史变迁有着深切的体验和感受,诗歌创作历程与新诗的走势息息相关,突出地反映了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潮起潮落的文学大景观。他们的诗歌成就特别是在长诗写作代表了当今时代的最高水准。邢海珍在时代和历史的宏观大背景之下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创造,对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智慧的阐释。此书对编辑、读者、研究者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启迪,是诗坛公认的中国新诗研究力作。
加上此前邢海珍教授专著《生命在风雪中——梁南论》(2005年)、林超然教授专著《1990年代黑龙江文学研究》(2010年)获得的“黑龙江省文艺奖”二等奖,我校老师已先后3次获得这一政府大奖的高等级奖励,这是我校多年来始终坚持寒地黑土作家研究的丰硕成果,是我校学问“益地”服务孜孜以求的丰厚回报。(文学与传媒学院)